欢迎光临 锻压网上书城 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duanya-book.cn
  
 
图书分类: 设备类 | 模具类 | 标准类 | 工艺类 | 名录类 | 案例与设计类 | 企业管理类 | 行业报告 | 工具书 | 其他类 |
 
 
注:付款前,请致电010-53056669询问一下是否还有库存。在线QQ:542218237
 
购买图书请先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我的购物车
0种图书在购物车内
总计¥:0
   设备类
综合类  | 锻造设备
冲压设备  | 板金设备
检测设备  | 工业炉
金切设备  | 焊接设备
切割设备  | 自动化设备
设备维修维护  | 设备使用
加工中心  
   模具类
综合类  | 锻造模具
冲压模具  | 板金模具
其他模具  
   标准类
汇编类  | 锻造标准
冲压标准  | 板金标准
   工艺类
综合类  | 锻造工艺
冲压工艺  | 板金工艺
热处理  | 封头旋压
机械加工  
   名录类
锻压类  | 汽车
电子  | 电器
冶金  
   案例与设计类
电脑应用  | 工程应用
案例与指导  | 软件应用类
题库  | 培训教程
   企业管理类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 经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 国际贸易
生产管理  | 企业管理
质量管理  
   行业报告
冲压  | 锻造
钣金  
   工具书
词典  | 辞典
手册  | 史记
年鉴  
   其他类
职场进修  | 行规行约
亲爱的顾客您好,购买图书请先[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书信息
点击浏览图书大图
市场价:169元
会员价:143.6元
VIP 价:140元
  
机械设计手册 第6版 第5卷
【评分星级】 评论星级
 共有0位网友参与打分
【作 者】闻邦椿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I S B N】978-7-111-58345-5
【版次】1 【开本】16 【页数】0
【装 帧】平装
【图书状态】 上架
【所属类别】 工具书 >> 手册


内容简介
    本版手册是在前5版手册的基础上吸收并总结了国内外机械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理论与方法,并配合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求撰写而成的。本版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机电系统控制、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体系新颖、内容现代、凸显创新、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实用可靠及简明便查等特点。
本版手册分为7卷55篇,内容有:机械设计基础资料、机械零部件设计(连接、紧固与传动)、机械零部件设计(轴系、支承与其他)、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等。
本卷为第5卷,主要内容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激光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电动机、电器与常用传感器等。
本版手册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24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概述
1 机电一体化概念 24-3
1.1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4-3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24-3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24-4
1.4 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24-5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 24-5
2.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依据 24-5
2.2 机械制造过程的机电一体化 24-6
2.3 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 24-7
3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24-7
4 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 24-8
4.1 模块化设计方法 24-8
4.2 柔性化设计方法 24-8
4.3 取代设计方法 24-8
4.4 融合设计方法 24-9
4.5 优化设计方法 24-9
4.5.1 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综合与优化 24-9
4.5.2 硬件和软件的交叉与优化 24-9
4.5.3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整体优化 24-10
5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流程 24-10
第2章 基于工业控制机的控制器及其设计
1 工业控制机的种类与选择 24-12
1.1 工业控制机概述 24-12
1.2 工业控制机的分类 24-12
1.2.1 按工业控制机的总线分类 24-12
1.2.2 按工业控制机结构型式分类 24-13
1.3 工业控制机的选择 24-13
2 工业控制机的总线 24-14
2.1 总线概述 24-14
2.2 STD总线 24-14
2.3 ISA总线 24-15
2.4 PCI总线 24-16
2.5 cPCI总线 24-17
2.6 PCI-E总线 24-18
2.7 现场总线 24-20
3 工业控制机常用的功能模块 24-22
3.1 数据采集卡 24-22
3.2 远程I/O模块 24-23
3.3 通信模板 24-24
3.4 信号调理模板 24-24
3.5 运动控制器 24-25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1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24-28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概况 24-28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和应用 24-28
1.2.1 PLC的主要特点 24-28
1.2.2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工业控制系统的比较 24-29
1.2.3 PLC的应用范围 24-29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24-30
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4-30
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24-30
2.1.1 中央处理单元(CPU) 24-31
2.1.2 存储器 24-31
2.1.3 输入/输出模块 24-32
2.1.4 编程器 24-32
2.1.5 人机界面 24-32
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24-32
2.2.1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24-32
2.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24-33
2.3 输入/输出接口模块 24-33
2.3.1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24-33
2.3.2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24-34
2.4 智能模块 24-36
2.5 远程I/O 24-37
2.6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24-39
2.6.1 梯形图语言 24-39
2.6.2 顺序功能图语言 24-39
2.6.3 功能块图 24-42
2.6.4 指令表 24-42
2.6.5 结构化文本 24-42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生产厂家及产品介绍 24-42
3.1 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 24-42
3.2 美国罗克韦尔公司的AB PLC 24-42
3.3 日本立石(OMRON,欧姆龙)公司 24-43
3.4 其他PLC公司 24-43
4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24-43
4.1 PLC应用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24-43
4.2 PLC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 24-43
4.2.1 PLC的型号选择 24-43
4.2.2 I/O模块的选择 24-43
4.2.3 电源选择 24-44
4.3 PLC的应用软件设计 24-44
4.4 PLC的应用实例———自动搬运机械手 24-44
第4章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器及其设计
1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4-46
1.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24-46
1.2 单片机的微处理器 24-46
1.3 MCS-51的存储器 24-47
1.3.1 程序存储器 24-47
1.3.2 数据存储器 24-47
1.4 MCS-51的并行口和串行口 24-48
1.4.1 并行口 24-48
1.4.2 串行口 24-48
1.5 MCS-51的定时器 24-48
1.5.1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24-48
1.5.2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24-49
1.6 MCS-51的中断系统及其控制 24-49
2 常用单片机的厂家及产品介绍 24-50
2.1 4位单片机 24-50
2.2 8位单片机 24-50
2.3 16位单片机 24-52
2.4 32位单片机 24-52
3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24-52
3.1 单片机编程语言的分类 24-52
3.2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24-53
3.3 PIC单片机指令系统简介 24-54
4 控制器的硬件系统设计 24-56
4.1 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 24-56
4.1.1 扩展程序存储器的设计 24-56
4.1.2 扩展数据存储器的设计 24-57
4.2 单片机常用并行接口电路 24-59
4.3 单片机的人机接口设计 24-61
4.3.1 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装置 24-61
4.3.2 单片机系统的显示装置 24-63
4.4 D/A转换器及其接口电路 24-64
4.5 A/D转换器及其接口电路 24-65
4.6 MCS-51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匹配技术 24-67
4.6.1 集成逻辑门的负载能力 24-68
4.6.2 单片机系统常用集成电路的驱动能力 24-68
4.6.3 单片机控制系统电平匹配举例 24-68
第5章 传感器及其接口设计
1 传感器概述 24-70
1.1 传感器的概念 24-70
1.2 传感器的特性和技术指标 24-70
1.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24-70
1.2.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4-71
1.2.3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24-71
2 几类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及优缺点 24-72
3 机电一体化中常用传感器 24-75
3.1 电位器 24-75
3.2 光栅 24-75
3.3 编码器 24-76
3.4 测速发电机 24-76
3.5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24-77
3.6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24-77
4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24-78
5 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设计 24-79
第6章 常用的传动部件与执行机构
1 机械传动部件及其功能要求 24-83
1.1 齿轮传动 24-84
1.1.1 齿轮传动分类及选用 24-84
1.1.2 齿轮传动形式及其传动比的最佳匹配选择 24-84
1.1.3 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方法 24-86
1.1.4 谐波齿轮传动 24-87
1.2 滚珠螺旋传动 24-88
1.2.1 滚珠螺旋的传动原理 24-88
1.2.2 滚动螺旋副支承方式的选择 24-91
1.2.3 滚动螺旋副的密封与润滑 24-91
1.2.4 滚动螺旋副的选择方法 24-92
1.3 挠性传动 24-92
1.3.1 平带传动 24-92
1.3.2 绳传动 24-92
1.3.3 链传动 24-93
1.3.4 同步带传动 24-94
2 导向支承部件的结构型式选择 24-94
2.1 导轨副的组成、种类 24-94
2.2 滑动导轨 24-96
2.3 静压导轨 24-99
2.4 滚动导轨 24-101
3 旋转支承的类型与选择 24-103
3.1 旋转支承的种类及基本要求 24-103
3.2 圆柱支承 24-103
3.3 圆锥支承 24-103
3.4 填入式滚动支承 24-104
4 轴系部件的设计与选择 24-105
4.1 轴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24-105
4.2 轴(主轴)系用轴承的类型与选择 24-105
4.3 提高轴系性能的措施 24-107
5 常用执行机构 24-108
5.1 连杆机构 24-108
5.2 凸轮机构 24-108
5.3 间歇机构 24-109
第7章 常用控制用电动机及其驱动
1 对控制用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24-112
2 控制用电动机的种类、特点及选用 24-112
3 直流伺服(DC)电动机与驱动 24-113
3.1 直流电动机调速原理及调速特性 24-113
3.2 永磁直流电动机伺服系统 24-113
3.3 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 24-114
4 交流伺服电动机与驱动 24-116
4.1 交流异步电动机 24-116
4.1.1 工作原理 24-116
4.1.2 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24-117
4.1.3 性能指标 24-117
4.1.4 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的驱动与控制 24-117
4.2 交流同步电动机 24-119
4.2.1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24-119
4.2.2 等效电路 24-120
4.2.3 交流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24-121
4.2.4 同步电动机的控制 24-121
4.3 交流伺服电动机常用电力电子器件 24-123
5 步进电动机与驱动 24-124
5.1 步进电动机分类 24-124
5.2 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24-125
5.3 步进电动机驱动与控制 24-125
5.3.1 脉冲分配器 24-125
5.3.2 功率放大器 24-126
第8章 机电一体化设计实例
1 振幅定值控制电磁振动给料机 24-129
1.1 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 24-129
1.2 溜槽式固体流量计工作原理 24-129
1.3 对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24-130
1.4 电磁振动定量给料控制系统的方案确定 24-130
1.4.1 CPU选择 24-130
1.4.2 输入输出接口的配置 24-130
1.4.3 键盘显示器 24-130
1.4.4 串行通信 24-130
1.4.5 系统电源 24-131
2 电子传送带配料秤 24-131
2.1 传送带配料秤的工作原理 24-131
2.2 传送带配料秤监控仪的技术要求 24-131
2.3 监控仪的硬件结构及其组成电路 24-132
2.4 系统软件设计 24-132
3 立式包装机 24-134
3.1 立式连续制袋三边封口包装机工作原理 24-134
3.2 立式包装机技术要求 24-135
3.3 传动系统及电控原理 24-135
4 电动喷砂机器人 24-137
4.1 机器人机构原理 24-137
4.2 控制系统 24-137
4.3 机器人规格参数 24-138
4.4 控制算法简介 24-138
5 XH714立式加工中心 24-139
5.1 机床简介 24-139
5.2 数控系统 24-140
5.3 伺服系统 24-141
5.4 I/O控制 24-142
5.5 电源 24-145
6 综合实例:液压挖掘机器人 24-145
6.1 全液压挖掘机器人的功能需求及开发流程 24-145
6.2 电液系统的设计与改造 24-145
6.3 基于xPC Target的控制平台 24-147
6.3.1 实时工具RTW 24-148
6.3.2 xPC Target控制平台 24-148
6.3.3 挖掘机器人挖沟目标的实现 24-149
参考文献 24-151
第25篇 机电系统控制
第1章 概 述
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5-3
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5-3
3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5-4
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25-4
4.1 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25-5
4.1.1 典型输入信号 25-5
4.1.2 一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25-5
4.1.3 二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25-5
4.1.4 高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25-7
4.2 控制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25-8
5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5-8
第2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1 系统的微分方程 25-10
2 系统的传递函数 25-11
2.1 传递函数的定义 25-11
2.2 传递函数的性质 25-11
2.3 与传递函数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25-11
2.4 典型环节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25-11
3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5-13
3.1 基本概念 25-13
3.2 状态空间表达式 25-13
3.3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方法 25-14
3.3.1 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直接方法 25-14
3.3.2 由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25-14
3.3.3 由系统传递函数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 25-14
3.4 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25-14
3.4.1 传递函数矩阵的概念 25-14
3.4.2 由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矩阵 25-15
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25-15
4.1 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 25-15
4.1.1 差分方程含义 25-15
4.1.2 差分方程的解法 25-16
4.2 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 25-16
4.2.1 离散传递函数的定义 25-16
4.2.2 离散传递函数的求法 25-16
4.2.3 开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5-17
4.2.4 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5-17
4.3 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5-17
4.3.1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25-17
4.3.2 离散系统的传递矩阵 25-19
5 系统框图 25-19
5.1 画框图的规则 25-19
5.2 框图的基本连接方式与等效变换规则 25-19
5.3 框图的简化 25-20
6 信号流图 25-20
6.1 信号流图的性质 25-20
6.2 信号流图的简化 25-20
6.3 梅逊公式及其应用 25-20
7 非线性系统线性化 25-21
第3章 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1 频率特性分析法 25-23
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5-23
1.2 频率特性的求法 25-23
1.3 频率特性的图示法 25-23
1.3.1 极坐标图 25-23
1.3.2 对数坐标图 25-23
2 根轨迹分析法 25-27
2.1 根轨迹定义 25-27
2.2 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25-27
2.3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25-27
2.4 在开环传递函数中增加极点、零点的影响 25-28
3 系统稳定性 25-29
3.1 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25-29
3.2 线性系统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25-29
3.2.1 赫尔维茨判据 25-29
3.2.2 劳斯判据 25-30
3.2.3 谢绪恺判据 25-31
3.3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判据 25-31
3.4 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25-31
3.4.1 乃奎斯特判据 25-31
3.4.2 乃奎斯特判据的应用 25-32
3.5 根据Bode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5-33
3.6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25-33
3.6.1 相位稳定裕度 25-33
3.6.2 幅值稳定裕度 25-33
3.6.3 关于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的几点说明 25-33
4 控制系统的误差 25-34
4.1 系统的复域误差 25-34
4.2 系统时域稳态误差 25-34
4.3 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25-34
4.3.1 系统的类型 25-34
4.3.2 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25-34
4.3.3 稳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 25-34
4.4 扰动引起的误差 25-35
5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25-36
5.1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5-36
5.2 极点分布与瞬态响应的关系 25-36
5.3 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 25-37
第4章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1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25-38
1.1 Bode定理 25-38
1.2 反馈校正 25-38
1.3 顺馈校正 25-39
1.4 串联校正 25-39
1.5 控制器分类 25-39
2 控制器设计方法 25-41
2.1 按希望特性设计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25-41
2.1.1 典型Ⅰ型系统(二阶希望特性系统) 25-41
2.1.2 典型Ⅱ型系统(三阶希望特性系统) 25-42
2.2 按希望特性设计控制器的图解法 25-44
2.3 按希望特性设计控制器的直接法 25-45
2.4 PID控制器 25-46
3 离散系统设计 25-47
3.1 模拟化设计法 25-47
3.2 离散设计法 25-48
3.3 PID数字控制器 25-48
第5章 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
1 系统智能化 25-50
1.1 智能控制的产生背景 25-50
1.2 智能机器的智能级别 25-50
1.3 智能化系统的结构 25-51
1.4 人工智能 25-52
1.4.1 人工智能的定义 25-52
1.4.2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25-52
1.4.3 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 25-53
1.5 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25-54
1.6 运动状态的智能控制 25-55
1.6.1 交通工具运动状态的智能控制 25-55
1.6.2 各种数控机床运动状态的智能控制 25-55
1.6.3 机器人运动状态的智能控制 25-56
2 最优控制 25-56
2.1 最优性能指标 25-56
2.1.1 积分型最优性能指标 25-56
2.1.2 末值型最优性能指标 25-57
2.1.3 综合最优性能指标 25-57
2.2 最优控制的约束条件 25-57
2.2.1 对系统的最大控制作用或控制容量的限制 25-57
2.2.2 终了状态的约束条件 25-57
2.2.3 系统的最优参数问题 25-57
2.3 二次型最优控制 25-57
2.4 离散系统的二次型最优控制 25-58
2.4.1 离散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 25-58
2.4.2 采用离散极小值原理的求解 25-58
2.4.3 最小性能指标的计算 25-59
2.5 动力减振器的最优控制 25-62
3 自适应控制系统 25-63
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25-64
3.2 自校正自适应控制 25-64
4 模糊控制 25-65
4.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25-65
4.1.1 单变量模糊控制系统 25-65
4.1.2 多变量模糊控制系统 25-66
4.1.3 Mamdani模糊控制系统 25-67
4.1.4 T-S模糊推理模型 25-68
4.1.5 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 25-68
4.2 倒立摆模糊控制实例 25-68
4.2.1 倒立摆系统建模 25-69
4.2.2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25-69
4.3 工作台位置模糊控制 25-69
5 自学习控制系统 25-72
5.1 迭代自学习控制的基本原理 25-72
5.2 迭代自学习控制应用举例 25-74
6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25-75
6.1 人工神经元模型 25-75
6.2 人工神经网络的构成 25-76
6.3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25-76
6.3.1 BP网络 25-76
6.3.2 RBF网络 25-77
7 专家系统与专家控制器 25-82
7.1 专家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25-82
7.2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25-83
7.2.1 专家系统的结构 25-83
7.2.2 几种专家系统的工作原理 25-83
7.3 专家控制器的组成 25-86
7.4 专家系统器设计 25-86
7.4.1 专家控制器的设计原则 25-86
7.4.2 专家系统器的建模 25-87
7.4.3 专家控制器的应用实例 25-87
第6章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
1 系统机械结构及传动 25-89
1.1 系统结构及载荷 25-89
1.1.1 系统载荷分析计算 25-89
1.1.2 负载折算 25-89
1.1.3 负载综合计算 25-91
1.2 驱动系统设计 25-91
1.2.1 一般性设计原则 25-92
1.2.2 设计举例 25-92
2 运动驱动器 25-93
2.1 直流伺服电动机 25-93
2.1.1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驱动 25-93
2.1.2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 25-95
2.2 交流伺服电动机 25-95
2.2.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5-95
2.2.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5-95
2.2.3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方法 25-98
2.2.4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使用 25-100
2.3 步进电动机 25-101
2.3.1 步进电动机的种类 25-101
2.3.2 步进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5-102
2.3.3 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特性 25-103
2.3.4 步进电动机的选择与使用 25-103
2.4 直线电动机 25-104
2.4.1 直线电动机的原理和分类 25-104
2.4.2 直线电动机的选用原则 25-105
2.4.3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应用范围 25-105
2.4.4 直线直流电动机的应用 25-106
3 控制系统典型元器件 25-106
3.1 运动控制器 25-106
3.2 伺服驱动电动机 25-107
3.3 减速器 25-108
3.4 编码器 25-109
3.5 人机界面平台 25-110
3.6 线性伺服电动机 25-111
3.7 直驱电动机运动平台 25-111
4 位置控制系统 25-112
4.1 机器人控制系统 25-112
4.1.1 基本组成 25-112
4.1.2 控制方式 25-113
4.2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25-113
4.2.1 伺服系统的组成 25-113
4.2.2 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25-114
4.2.3 控制方式 25-114
5 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25-114
5.1 系统组成 25-114
5.2 工作原理 25-115
5.3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5-116
5.4 系统性能分析 25-117
5.5 系统稳定性分析 25-118
5.6 系统设计 25-118
6 飞机机翼的位置控制系统分析 25-119
6.1 单位阶跃瞬态响应 25-120
6.2 单位阶跃稳态响应 25-122
6.3 单位斜坡输入的时间响应 25-122
6.4 三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25-123
参考文献 25-130
第26篇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第1章 概 述
1 机器人与机器人系统 26-3
1.1 机器人 26-3
1.2 工业机器人 26-3
1.3 服务机器人 26-4
2 机器人专用术语 26-5
2.1 有关机械结构、几何学和运动学的术语 26-5
2.2 有关编程和控制、性能、感知与导航的术语 26-5
2.3 机器人的分类 26-8
3 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和测试方法 26-10
3.1 工业机器人性能指标 26-10
3.2 工业机器人测试方法 26-11
4 机器人的新发展与发展趋势 26-11
第2章 串联机器人
1 串联机器人的结构与坐标形式 26-13
1.1 串联机器人的结构 26-13
1.2 自由度 26-13
1.3 工业机器人运动的坐标形式 26-14
2 串联机器人的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26-14
3 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 26-15
3.1 基本定义 26-15
3.2 机器人运动学正问题 26-16
3.3 机器人运动学逆问题 26-17
3.4 变换方程 26-17
3.5 微分关系式 26-17
3.5.1 微分平移变换 26-17
3.5.2 微分旋转变换 26-17
3.5.3 动系与固定系之间的微分变换关系 26-17
3.6 雅可比(Jacobian)矩阵 26-17
3.6.1 雅可比矩阵(简称J阵) 26-17
3.6.2 雅可比逆阵 26-18
3.7 机器人动力学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26-18
3.7.1 拉格朗日法 26-18
3.7.2 牛顿-欧拉法 26-18
3.7.3 机器人动力学的正问题 26-19
4 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及与结构尺寸的相关性 26-19
4.1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26-19
4.2 确定工作空间的几何法 26-19
4.3 包容正方体 26-20
4.4 工作空间与机器人结构尺寸的相关性 26-20
5 机器人尺度规划中的优化设计及关键尺寸的选定 26-20
5.1 位置结构的优化设计 26-20
5.1.1 要求使工作空间最小的优化 设计 26-21
5.1.2 要求使工作空间最大的优化设计 26-21
5.2 尺度规划时关键尺寸的选定 26-21
6 机器人整机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26-21
6.1 机器人整机设计原则 26-21
6.2 机器人本体的设计步骤 26-21
7 机器人腰部、臂部和腕部结构 26-23
7.1 腰部结构 26-23
7.2 臂部结构 26-23
7.3 腕部结构 26-24
7.4 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结构 26-25
8 刚度、强度计算及误差分配 26-28
8.1 机器人刚度计算 26-28
8.2 机器人本体强度计算 26-28
8.3 机器人本体连杆参数的误差分配 26-28
9 平衡机构的计算 26-28
9.1 配重平衡机构 26-28
9.2 弹簧平衡机构 26-28
9.3 气缸平衡机构 26-29
10 终端刚度计算 26-29
11 关节驱动力矩计算 26-30
11.1 移动关节驱动力的计算 26-30
11.2 转动关节驱动力矩的计算 26-30
12 灵巧性指标 26-30
12.1 开链结构的局部灵巧性 26-30
12.2 基于动力学的局部性能评价 26-32
12.3 全局灵巧性度量 26-32
第3章 并联机器人 1 并联机器的构型 26-33
1.1 并联机器人的型综合 26-33
1.2 并联机器人的腿结构 26-34
1.3 2~6自由度并联操作手示例 26-34
2 运动学与动力学 26-44
2.1 并联机构运动学位置分析 26-44
2.1.1 运动学位置分析逆问题 26-44
2.1.2 正运动学 26-44
2.2 速度、加速度与精度分析 26-44
3 并联机构的性能评价指标与奇异分析 26-45
3.1 通用公式 26-45
3.2 并联奇异分析 26-46
4 工作空间的确定 26-46
5 静力学分析和静平衡 26-47
6 动力学分析 26-48
7 并联机器人设计问题 26-49
第4章 轮式机器人
1 轮式移动机构概述 26-50
1.1 汽车 26-50
1.2 工业车辆 26-50
1.3 建筑机械及农业机械等特殊车辆 26-50
1.4 医疗康复机器 26-50
1.5 教育、研究、开发的轮式移动机构 26-52
2 轮式移动机构的构成要求 26-52
2.1 车体 26-52
2.2 车轮 26-52
2.3 车轮支承机构 26-54
2.4 驱动机构 26-55
3 机构学 26-55
3.1 车轮机构分析 26-56
3.2 转向 26-57
3.3 车轮的旋转驱动 26-57
3.4 轮式移动机构的稳定 26-58
4 运动学 26-59
4.1 与机械手的区别 26-59
4.2 独立两轮驱动 26-59
4.3 前轮转向驱动 26-59
4.4 前轮转向后轮驱动 26-60
4.5 独立4轮转向 26-60
4.6 合成型全方位车轮的移动机构 26-61
4.7 脚轮型驱动轮机构的全方位移动 26-61
4.8 拖车 26-62
5 静力学 26-62
5.1 摩擦 26-62
5.2 轮式移动机构的行驶阻力 26-63
5.3 车轮的驱动力 26-66
6 动力学 26-67
7 控制 26-67
7.1 控制基础 26-67
7.2 导航 26-69
第5章 机器人驱动系统
1 机器人驱动系统特点 26-72
2 机器人驱动系统选用原则 26-72
3 电液伺服驱动系统 26-73
4 气动驱动系统 26-74
5 电动驱动系统 26-75
5.1 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器 26-77
5.2 同步式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器 26-77
5.3 步进电动机驱动器 26-78
5.4 直接驱动电动机 26-78
第6章 机器人用传感器
1 位移传感器 26-82
1.1 电位器 26-82
1.2 光电编码器 26-82
1.3 旋转变压器 26-83
2 速度传感器 26-83
3 加速度传感器 26-83
4 触觉传感器 26-83
4.1 接触觉传感器 26-83
4.2 触觉传感器阵列 26-84
4.3 滑觉传感器 26-85
5 力觉传感器 26-86
5.1 力和力矩的一般检测方法 26-86
5.2 腕力传感器 26-87
6 接近与距离觉传感器 26-88
6.1 磁力式接近传感器 26-89
6.2 气压式接近传感器 26-89
6.3 红外式接近传感器 26-89
6.4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26-90
7 陀螺仪 26-90
第7章 机器人视觉
1 概述 26-92
2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 26-93
2.1 视觉系统组成 26-93
2.2 镜头和视觉传感器 26-95
2.3 电气输出接口 26-97
3 机器人视觉图像处理 26-98
3.1 机器人的二维图像处理 26-98
3.1.1 前处理 26-98
3.1.2 特征提取 26-99
3.1.3 匹配和识别 26-100
3.2 三维视觉的分析 26-101
3.2.1 单目视觉 26-101
3.2.2 双目视觉 26-102
3.2.3 物体的表示及匹配 26-102
4 机器人视觉系统实例 26-103
4.1 二值系统 26-103
4.2 灰度系统 26-103
4.3 三维系统 26-104
第8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
1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组成和分类 26-105
1.1 对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与体系结构 26-105
1.2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26-106
1.3 机器人控制系统分类 26-106
2 机器人整体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26-107
2.1 控制系统结构 26-107
2.2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26-109
2.3 控制系统选择方法 26-109
3 几种典型的控制方法 26-109
3.1 PID控制 26-109
3.2 滑模控制 26-110
3.3 自适应控制 26-111
3.4 模糊控制 26-111
3.5 机器人的顺应控制 26-112
3.6 位置和力控制系统结构 26-113
4 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26-113
5 控制系统软件构成 26-116
5.1 软件构成 26-116
5.2 软件功能 26-116
6 机器人语言 26-118
7 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26-126
第9章 机器人人工智能
1 智能机器人的含义 26-127
1.1 感觉功能智能化 26-127
1.2 控制功能智能化 26-127
1.3 移动功能智能化 26-128
1.4 安全可靠性 26-128
2 机器人系统的描述 26-129
2.1 作业程序知识 26-129
2.2 对象物的知识 26-129
2.3 知识表达框架 26-130
3 机器人行为规划 26-132
3.1 作业规划 26-132
3.2 行动规划 26-132
4 机器人知识的获取 26-135
4.1 学习的分类 26-135
4.2 作业知识的获取 26-136
4.3 图像理解与环境知识的获取 26-137
5 智能机器人的控制范式 26-138
6 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 26-139
第10章 机器人工装夹具及变位机
1 定位与工装夹具 26-141
1.1 定位方法及定位器与夹具体 26-141
1.1.1 基准的概念 26-141
1.1.2 工件以平面定位 26-141
1.1.3 工件以圆孔定位 26-142
1.1.4 工件以外圆柱定位 26-143
1.1.5 组合表面的定位 26-144
1.1.6 型面的定位 26-144
1.1.7 夹具体 26-144
1.2 手动夹紧机构 26-145
1.3 动力工装夹具 26-145
1.3.1 气压和液压夹具 26-145
1.3.2 磁力夹紧装置 26-152
2 机器人变位机 26-153
2.1 变位机的种类 26-153
2.2 变位机与焊接机器人组合的工作站 26-156
第11章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1 喷涂机器人 26-158
1.1 喷涂机器人的结构 26-158
1.2 喷涂机器人控制系统 26-158
1.3 直接示教轻动化 26-159
1.3.1 示教轻动化的概念 26-159
1.3.2 影响示教轻动化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26-160
1.4 应用实例 26-160
2 点焊机器人 26-161
2.1 点焊机器人的结构 26-161
2.2 点焊机器人控制系统 26-162
2.3 点焊机器人应用实例 26-162
2.3.1 机器人工作单元 26-162
2.3.2 机器人生产线 26-162
3 弧焊机器人 26-163
3.1 弧焊机器人的结构 26-163
3.2 弧焊机器人控制系统 26-164
3.3 弧焊机器人应用实例 26-164
4 搬运机器人 26-165
4.1 搬运机器人的结构 26-165
4.2 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 26-165
4.3 搬运机器人应用实例 26-166
5 装配机器人 26-166
5.1 装配机器人结构 26-166
5.2 装配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26-167
5.3 装配机器人应用实例 26-167
5.3.1 用机器人装配电子印制电路板(PCB) 26-167
5.3.2 用机器人装配计算机硬盘 26-168
6 冲压机器人 26-168
6.1 冲压机器人的结构 26-168
6.1.1 臂结构 26-168
6.1.2 末端执行器结构 26-169
6.2 冲压机器人控制系统 26-169
6.3 冲压机器人应用实例 26-169
6.3.1 冲压机器人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26-170
6.3.2 机器人在汽车工业冲压加工中的应用 26-170
7 压铸机器人 26-171
7.1 压铸机器人结构 26-171
7.2 压铸机器人控制系统 26-171
7.3 压铸机器人应用实例 26-172
第12章 服务机器人技术的新进展
1 概述 26-173
1.1 服务机器人的分类 26-173
1.2 服务机器人的共性技术 26-173
2 农业机器人 26-174
2.1 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和分类 26-174
2.2 农业机器人应用实例 26-175
3 医疗机器人 26-179
3.1 神经外科机器人 26-179
3.2 骨科机器人 26-180
3.3 腹腔镜机器人 26-182
3.4 血管介入机器人 26-183
3.5 假肢和外骨骼机器人 26-183
3.6 辅助、康复机器人 26-185
3.7 医院服务机器人 26-186
4 水下机器人 26-186
4.1 水下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26-186
4.2 典型水下机器人 26-187
5 空间机器人 26-189
5.1 空间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26-189
5.2 空间机器人实例 26-189
6 军用机器人 26-191
6.1 军用机器人的含义与分类 26-191
6.2 军用机器人实例 26-191
7 家用服务与娱乐机器人 26-193
8 特种服务机器人 26-194
9 服务机器人前沿关键技术 26-196
参考文献 26-197
第27篇 数控技术
第1章 概 论
1 基本概念 27-3
1.1 数控设备的组成 27-3
1.2 数控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分类 27-4
1.2.1 数控设备的工作过程 27-4
1.2.2 数控设备的分类 27-4
1.3 数控设备的检测装置 27-6
1.4 数控设备的辅助功能 27-6
1.5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27-6
2 数控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27-6
2.1 数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7-6
2.2 数控技术的现状 27-7
3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27-7
4 以数控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加工技术 27-8
4.1 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 27-8
4.2 柔性制造单元及柔性制造系统 27-8
4.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7-9
第2章 数控系统的点位和轨迹控制原理
1 点位控制 27-10
2 插补原理 27-10
2.1 逐点比较法 27-10
2.1.1 逐点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27-10
2.1.2 四象限域的推广 27-11
2.1.3 进给速度合成与分析 27-12
2.2 数字积分法 27-13
2.2.1 求和运算代替求积分运算 27-13
2.2.2 数字积分法的基本原理 27-13
2.2.3 四象限域工作 27-15
2.2.4 合成进给速度与改善方法 27-15
2.3 数据采样插补 27-17
2.3.1 概述 27-17
2.3.2 数据采样法直线插补 27-18
2.3.3 数据采样法圆弧插补 27-18
3 刀具补偿原理及方法 27-20
3.1 基本概念 27-20
3.2 刀具长度补偿 27-21
3.3 刀具半径补偿 27-21
3.3.1 刀具半径补偿概述 27-21
3.3.2 B功能刀具半径补偿 27-22
3.3.3 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 27-22
3.3.4 刀补造成的过切削报警 27-24
第3章 数控程序编制
1 程序编制的目的和方法 27-25
1.1 程序编制的目的 27-25
1.2 程序编制的方法 27-25
1.2.1 手工编程 27-25
1.2.2 计算机辅助编程 27-25
2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有关规定 27-25
2.1 数字控制的标准和代码 27-25
2.1.1 穿孔纸带及其代码 27-25
2.1.2 数控机床的坐标轴与运动方向 27-26
2.1.3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 27-26
2.1.4 程序段格式 27-27
2.2 常用的程序编制指令 27-27
2.2.1 准备功能指令 27-27
2.2.2 辅助功能指令 27-27
3 程序编制的步骤和实例 27-29
3.1 程序编制的步骤 27-29
3.1.1 对零件图样的分析和工艺处理 27-29
3.1.2 数学处理 27-30
3.1.3 零件(加工)程序单的编写、控制介质的制作及程序的检验 27-30
3.2 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 27-30
3.2.1 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 27-30
3.2.2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一 27-30
3.2.3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二 27-32
3.3 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 27-32
3.3.1 平面与曲面加工的工艺处理 27-32
3.3.2 非圆曲线与列表曲线的数学处理 27-33
3.3.3 棱角过渡 27-36
3.3.4 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实例一 27-36
3.3.5 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实例二 27-37
4 计算机数控自动程序编制系统 27-37
4.1 数控语言自动编程 27-37
4.1.1 数控语言自动编程的工作原理 27-37
4.1.2 数控语言 27-38
4.1.3 数控语言自动程序编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27-39
4.2 图形交互数控自动编程 27-39
4.2.1 图形交互编程的原理和特点 27-39
4.2.2 主要的CAD/CAM软件 27-42
4.2.3 CAD/CAM系统功能分析 27-42
4.2.4 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的主要步骤 27-42
4.2.5 使用Mastercam软件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示例 27-43
4.2.6 使用UG软件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示例 27-45
第4章 数控伺服系统
1 伺服驱动结构系统的组成 27-48
2 开环伺服系统 27-48
2.1 概述 27-48
2.2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7-49
2.3 步进电动机的特性 27-50
2.4 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27-51
2.5 开环系统的反馈补偿方法 27-52
3 闭环伺服系统 27-53
3.1 概述 27-53
3.2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速度控制 27-53
3.3 交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速度控制 27-55
第5章 数控检测装置
1 概述 27-59
1.1 位置检测装置的分类 27-59
1.2 对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 27-59
2 光电盘和编码盘 27-59
2.1 光电盘 27-59
2.2 编码盘 27-60
3 感应同步器 27-61
3.1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 27-61
3.1.1 结构与工作原理 27-61
3.1.2 信号处理 27-61
3.2 感应同步器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27-61
3.2.1 直线式感应同步器 27-61
3.2.2 旋转式感应同步器 27-62
3.3 感应同步器的特点 27-62
4 旋转变压器 27-62
4.1 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7-62
4.1.1 旋转变压器的结构 27-62
4.1.2 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7-62
4.2 旋转变压器的工作方式 27-63
4.2.1 鉴幅型 27-63
4.2.2 鉴相型 27-64
5 光栅 27-64
5.1 光栅的基本原理 27-64
5.2 光栅的分类 27-65
5.2.1 透射和反射光栅 27-65
5.2.2 直线光栅与圆光栅 27-65
5.3 光栅的测量装置 27-65
5.3.1 读数头 27-65
5.3.2 装置原理 27-66
6 磁尺 27-66
第6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1 计算机数控系统概述 27-68
1.1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定义 27-68
1.2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组成 27-68
1.3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特点 27-69
2 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 27-69
2.1 大板式结构和模块化结构 27-69
2.2 单微处理器数控装置和多微处理器数控装置 27-70
2.3 开放式数控体系结构 27-71
3 CNC装置功能 27-72
3.1 CNC装置的主要功能与工作过程 27-72
3.2 CNC装置的可选择功能 27-74
4 CNC装置的软件系统 27-74
4.1 CNC软件的特点 27-74
4.2 CNC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27-76
4.2.1 前后台型软件 27-76
4.2.2 多重中断型软件结构 27-77
5 国内外典型的数控装置简介 27-78
5.1 国内典型数控装置 27-78
5.1.1 中华Ⅰ型数控系统 27-78
5.1.2 华中数控系统 27-79
5.1.3 航天数控系统 27-80
5.1.4 蓝天系列CNC系统 27-82
5.1.5 凯恩帝(KND)CNC系统 27-83
5.1.6 i5数控系统 27-83
5.2 国外典型数控装置 27-84
5.2.1 FANUC公司的主要数控系统 27-84
5.2.2 西门子公司的主要数控系统 27-87
参考文献 27-89
第28篇 微机电系统及设计
第1章 微机电系统概述
1 基本概念 28-3
1.1 微传感器 28-3
1.2 微执行器 28-3
1.3 微机电系统的基本特征 28-4
1.4 微机电系统和微电子的比较 28-4
2 微机电系统发展历程 28-4
3 微机电系统及相关技术 28-5
3.1 微机电系统组成 28-5
3.2 微机电系统设计 28-6
3.3 微机电系统制造 28-6
3.4 微机电系统封装 28-7
3.5 微机电系统装配 28-8
3.6 系统封装(SiP) 28-8
3.7 微机电系统可靠性 28-9
3.8 微机电系统测试 28-9
4 微机电系统应用领域 28-10
4.1 微机电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 28-10
4.2 微机电系统在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28-11
4.3 微机电系统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28-11
4.4 微机电系统在电信领域中的应用 28-11
第2章 微机电系统制造
1 体硅微机械加工技术 28-13
1.1 硅晶体的描述 28-13
1.2 各向同性腐蚀 28-13
1.3 各向异性腐蚀 28-14
1.3.1 不同腐蚀液中的腐蚀速率 28-14
1.3.2 腐蚀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28-15
1.3.3 腐蚀速率与腐蚀液含量的关系 28-16
1.3.4 腐蚀速率与衬底掺杂浓度的关系 28-16
1.3.5 不同腐蚀液中的腐蚀表面状况 28-17
1.3.6 各向异性腐蚀加工技术中的凸角补偿方法 28-17
1.4 深反应离子刻蚀 28-18
1.4.1 刻蚀原理 28-18
1.4.2 载片台温度与SF 6 /O 2 配比的影响 28-19
1.4.3 SF 6 流量与ICP功率的影响 28-20
1.4.4 滞后效应和凹缺效应 28-20
1.4.5 深反应离子刻蚀工艺优化 28-21
1.5 硅直接键合技术 28-22
1.5.1 硅直接键合技术的分类 28-22
1.5.2 键合前的清洗 28-23
1.5.3 键合表面的活化 28-24
1.5.4 平整度对键合的影响 28-24
1.5.5 键合后的热处理 28-25
1.5.6 键合质量的表征 28-25
2 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 28-27
2.1 表面微机械加工的薄膜材料及其特性 28-27
2.1.1 多晶硅 28-27
2.1.2 氧化硅 28-29
2.1.3 氮化硅 28-31
2.1.4 碳化硅 28-31
2.1.5 其他表面微机械加工材料 28-32
2.2 牺牲层释放腐蚀技术 28-32
2.2.1 氧化硅牺牲层的腐蚀 28-32
2.2.2 黏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8-34
2.3 标准化的表面微机械加工工艺 28-37
2.3.1 MUMPS加工工艺 28-37
2.3.2 SUMMiT TM -V加工工艺 28-37
3 玻璃微机械加工技术 28-38
3.1 湿法刻蚀 28-38
3.2 干法刻蚀 28-39
3.3 阳极键合 28-40
3.4 模具成型 28-41
3.5 其他加工方法 28-43
4 UV-LIGA技术 28-43
4.1 工艺流程 28-44
4.2 去胶工艺 28-46
4.3 SU-8胶光学特性 28-48
4.4 SU-8胶其他特性 28-49
5 其他微机械加工技术 28-49
5.1 激光微加工技术 28-51
5.2 电火花微加工技术 28-51
5.3 热压微成型技术 28-52
5.4 注射微成型技术 28-53
6 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优化 28-54
6.1 常用材料的刻蚀特性 28-54
6.2 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比较 28-61
6.3 工艺设计及优化 28-62
第3章 微机电系统设计
1 设计工具 28-65
1.1 CoventorWare简介 28-65
1.2 CoventorWare设计实例 28-66
1.3 IntelliSuite简介 28-67
1.4 IntelliSuite设计实例 28-68
2 微机械润滑 28-71
2.1 比例尺度基础知识 28-71
2.1.1 立方定律 28-71
2.1.2 连续介质假设 28-71
2.1.3 表面粗糙度 28-72
2.2 润滑的基本方程 28-72
2.3 Couette流阻尼 28-72
2.4 压膜阻尼 28-73
2.4.1 基本方程 28-73
2.4.2 通气孔效应 28-73
2.5 摩擦和磨损 28-74
3 静电执行器 28-74
3.1 面内运动执行器 28-74
3.2 离面运动执行器 28-74
3.3 性能参数 28-75
3.4 材料参数 28-75
3.5 材料选择优化 28-76
3.6 多层材料的选择 28-77
4 压电执行器 28-77
4.1 执行器性能设计 28-78
4.2 材料选择 28-79
4.3 性能综合 28-82
5 热执行器 28-83
5.1 双层材料热执行器基本原理 28-83
5.2 性能设计 28-83
5.3 性能指标的优化 28-84
5.4 双层材料执行器材料选择 28-86
5.5 执行器设计的其他因素 28-90
6 热气动和相变执行器 28-90
6.1 热气动执行器的原理 28-90
6.2 隔膜结构的机械设计 28-90
6.3 热气动执行器的热学性能 28-94
6.4 热气动执行器的材料选择 28-95
6.5 相变执行器 28-95
6.6 设计综合 28-96
7 磁执行器 28-96
7.1 按比例缩小规则 28-96
7.2 永磁体和线圈间的等效 28-97
7.3 微线圈中的电流密度 28-98
7.4 磁相互作用的优点 28-98
8 执行器比较 28-99
8.1 微执行器分类 28-99
8.2 MEMS执行器和宏观执行器的性能图 28-99
8.2.1 最大力和最大位移 28-99
8.2.2 位移分辨力与最大位移 28-101
8.2.3 最大频率与最大位移 28-101
第4章 微机电系统实例
1 微机械压力传感器 28-102
1.1 器件结构与性能参数 28-102
1.2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28-103
1.3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28-106
1.3.1 设计改进 28-107
1.3.2 电路集成和器件补偿 28-108
1.4 其他类型压力传感器 28-110
1.4.1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28-110
1.4.2 伺服控制式压力传感器 28-110
1.4.3 隧道压力传感器 28-111
1.4.4 光学拾取式压力传感器 28-111
1.4.5 热型压力式传感器 28-111
1.5 压力传感器性能比较 28-112
2 微机械惯性传感器 28-112
2.1 惯性测量原理 28-113
2.2 设计参数 28-113
2.2.1 质量块与弹簧 28-114
2.2.2 阻尼器 28-114
2.2.3 动态冲击 28-116
2.2.4 传感方式 28-116
2.3 惯性传感器的系统问题 28-117
2.3.1 单片集成或多芯片集成 28-117
2.3.2 开环或闭环控制 28-117
2.4 系统实例 28-117
2.4.1 Motorola双片集成横向加速度计 28-117
2.4.2 ADI单片集成陀螺仪 28-118
3 微滴发生器 28-119
3.1 微滴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8-119
3.2 物理及设计问题 28-119
3.2.1 频率响应 28-121
3.2.2 热/水压串扰和溢出 28-122
3.2.3 附属液滴 28-123
3.2.4 水坑形成 28-123
3.2.5 材料问题 28-123
3.3 应用 28-123
4 微流控芯片 28-125
4.1 微流控芯片制造及材料 28-125
4.2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 28-126
4.3 微流控系统 28-128
4.3.1 微流控大规模集成芯片 28-128
4.3.2 自调节治疗微系统(智能药丸) 28-129
5 微机械装置 28-129
5.1 机械设计 28-129
5.1.1 柔性单元 28-129
5.1.2 应力集中 28-131
5.1.3 屈曲 28-132
5.2 失效机制 28-132
5.2.1 离面结构的垂直浮动和机械干扰 28-132
5.2.2 电学短路 28-132
5.2.3 光刻误差 28-133
5.2.4 提高机械装置可靠性的方法 28-133
5.3 应用实例 28-133
5.3.1 微马达 28-133
5.3.2 抗干扰齿轮鉴别器 28-133
5.3.3 柔性微镜 28-134
6 微机器人 28-135
6.1 微机器人定义 28-135
6.2 微机器人应用领域 28-135
6.2.1 基于MEMS技术的微机器人应用 28-135
6.2.2 微组装应用 28-136
6.3 微机器人制造方法 28-136
6.3.1 微执行器阵列 28-136
6.3.2 微执行器的选择 28-137
6.3.3 基于微执行器阵列的移动微机器人 28-137
6.4 微机器人器件 28-137
6.4.1 微夹子和其他微型工具 28-138
6.4.2 微运输器 28-138
6.4.3 行走MEMS微机器人 28-139
6.5 微工厂或桌面工厂 28-141
参考文献 28-142
第29篇 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第1章 概 述
1 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29-3
1.1 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意义 29-3
1.2 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9-3
2 设备维修与现代化管理 29-4
2.1 设备运行状态 29-4
2.2 设备维修制度 29-4
3 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 29-5
3.1 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29-5
3.2 机械故障诊断的内容 29-5
3.3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流程 29-5
3.4 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 29-6
3.5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分类 29-6
第2章 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
1 信号采集系统概述 29-7
2 传感器 29-7
2.1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29-8
2.1.1 工作原理 29-8
2.1.2 结构型式 29-9
2.1.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指标 29-9
2.1.4 内装集成电路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29-10
2.1.5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 29-10
2.1.6 安装方式 29-10
2.1.7 部分厂家部分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型号及技术指标 29-12
2.2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29-14
2.2.1 工作原理 29-14
2.2.2 结构型式 29-15
2.2.3 安装使用 29-15
2.2.4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性能特点 29-15
2.2.5 部分厂家部分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技术指标 29-15
2.3 电涡流传感器 29-16
2.3.1 工作原理 29-16
2.3.2 结构型式 29-16
2.3.3 性能特点 29-17
2.3.4 使用注意事项 29-17
2.3.5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29-17
2.3.6 部分厂家电涡流传感器技术指标 29-18
2.4 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29-18
2.5 传感器的标定 29-18
2.5.1 标定内容 29-18
2.5.2 标定方法 29-19
2.5.3 电涡流传感器的标定 29-19
3 信号放大器 29-19
3.1 电压放大器 29-19
3.1.1 电压放大器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 29-19
3.1.2 电压放大器性能 29-20
3.2 电荷放大器 29-20
3.2.1 电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9-20
3.2.2 电荷放大器的性能 29-20
3.2.3 部分电荷放大器型号和性能指标 29-21
4 滤波器 29-21
4.1 滤波器的数学原理 29-21
4.2 滤波器的分类 29-21
4.3 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9-22
4.4 常用滤波器 29-22
4.4.1 模拟滤波器 29-22
4.4.2 数字滤波器 29-23
4.4.3 RC有源滤波器 29-23
4.4.4 RC无源滤波器 29-25
5 模数转换器(ADC) 29-25
5.1 模数转换器类型 29-25
5.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9-25
5.3 ADC的选择原则 29-26
5.4 常用的ADC 29-26
第3章 机械故障诊断中的信号处理
1 信号的概念和分类 29-27
2 常见基本信号 29-28
3 连续信号的离散化 29-28
3.1 采样与采样定理 29-29
3.1.1 采样与采样保持 29-29
3.1.2 频率混叠与采样定理 29-29
3.2 量化与量化误差 29-29
3.3 截断与泄漏 29-29
3.3.1 信号的截断 29-29
3.3.2 能量的泄漏 29-30
3.3.3 窗函数 29-30
3.4 频域采样定理 29-31
3.4.1 频域采样 29-31
3.4.2 栅栏效应 29-31
3.4.3 频域采样定理 29-31
4 信号处理的方法 29-31
4.1 信号预处理技术 29-31
4.1.1 时域平均法 29-31
4.1.2 自适应消噪技术 29-32
4.1.3 共振解调技术 29-32
4.2 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 29-32
4.2.1 信号的时域分解 29-32
4.2.2 信号的时域统计 29-33
4.2.3 信号的时域相关分析 29-33
4.3 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 29-34
4.3.1 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及频谱 29-34
4.3.2 信号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逆变换 29-35
4.3.3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频谱 29-35
4.3.4 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9-37
4.3.5 快速傅里叶变换 29-37
4.3.6 短时傅里叶变换 29-38
4.3.7 常用的谱分析技术 29-38
4.4 现代信号处理方法 29-39
4.4.1 小波分析 29-39
4.4.2 W igner-Ville分布 29-41
4.4.3 希尔伯特-黄变换 29-43
4.4.4 盲源分离 29-44
4.4.5 混沌与分形技术 29-45
4.4.6 数学形态分析 29-48
4.5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 29-48
4.5.1 时域波形 29-48
4.5.2 频谱图 29-49
4.5.3 轴心轨迹 29-49
4.5.4 阶比分析 29-50
4.5.5 转子振型 29-50
4.5.6 博德图和奈奎斯特图 29-50
4.5.7 全息谱 29-50
第4章 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的振动监测技术
1 诊断对象的选择 29-51
2 监测方式的选择 29-51
3 监测参数的选择 29-51
3.1 监测参数的类型 29-51
3.2 监测参数选择的方法 29-51
4 监测点的选择 29-52
4.1 测定点选择的一般原则 29-52
4.2 测点的布置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29-52
4.3 测量方法的确定 29-52
5 监测周期的确定 29-53
5.1 定期检测 29-53
5.2 设备点检 29-53
5.3 在线监测 29-54
6 判断标准的确定 29-54
6.1 绝对判断标准 29-54
6.2 相对判断标准 29-57
6.3 类比判断标准 29-57
6.4 振动诊断标准的制定方法 29-57
7 简易诊断与精密诊断技术 29-57
7.1 简易诊断原理 29-57
7.2 简易诊断仪器 29-58
7.3 简易诊断工作过程 29-58
7.4 精密诊断原理 29-59
7.5 精密诊断技术的实现 29-60
第5章 机械故障诊断中的模式识别方法
1 模式识别的理论基础 29-62
1.1 模式识别的任务 29-62
1.2 模式识别的步骤 29-62
2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 29-62
2.1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基本理论 29-62
2.2 距离函数判别法 29-63
2.3 贝叶斯法则 29-64
2.3.1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规则 29-64
2.3.2 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规则 29-64
2.3.3 最小最大决策规则 29-64
2.4 统计识别方法的步骤 29-65
2.5 诊断实例 29-65
3 逻辑模式识别方法 29-66
3.1 逻辑识别方法的定义 29-66
3.2 逻辑识别方法的原理 29-66
3.2.1 故障树的建立 29-66
3.2.2 逻辑识别方法的原理 29-66
3.3 逻辑识别方法的步骤 29-67
4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29-67
4.1 模糊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 29-67
4.1.1 模糊关系方程的建立 29-67
4.1.2 隶属函数 29-67
4.1.3 故障特征模糊向量的确定 29-69
4.1.4 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 29-69
4.1.5 模糊识别的主要方法(模糊算子的确定) 29-69
4.2 模糊模式识别的步骤 29-70
4.3 诊断实例 29-70
5 灰色系统识别方法 29-71
5.1 灰色理论的基本概念 29-71
5.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29-71
5.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29-71
5.2.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步骤 29-71
5.2.3 诊断实例 29-71
5.3 灰色预测法 29-72
5.3.1 灰色预测法基本原理 29-72
5.3.2 灰色预测的步骤 29-72
5.3.3 预测实例 29-73
6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29-73
6.1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 29-73
6.1.1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m,n) 29-73
6.1.2 自回归模型AR(m) 29-73
6.1.3 滑动平均模型MA(n) 29-73
6.2 AR(m)模型的建模过程 29-74
6.2.1 AR(m)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 29-74
6.2.2 AR(m)模型阶数的确定 29-74
6.3 时序模型诊断的方法 29-74
6.3.1 根据模型参数进行诊断 29-74
6.3.2 根据模型残差方差进行诊断 29-74
6.3.3 利用AIC指标进行诊断 29-75
6.3.4 利用AR模型的谱密度进行诊断 29-75
6.4 时序方法识别的步骤 29-75
6.5 诊断实例 29-75
7 神经网络识别方法 29-76
7.1 神经网络基础 29-76
7.1.1 生物神经元 29-76
7.1.2 人工神经元 29-76
7.1.3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29-77
7.1.4 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 29-77
7.2 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 29-77
7.2.1 多层感知器与BP算法 29-78
7.2.2 Hopfield神经网络 29-78
7.2.3 自组织神经网络 29-79
7.3 神经网络的识别步骤 29-79
7.4 诊断实例 29-79
8 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 29-80
8.1 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的基本原理 29-80
8.2 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 29-81
8.3 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的步骤 29-81
8.4 诊断实例 29-81
9 模拟退火算法 29-82
9.1 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原理 29-82
9.2 模拟退火算法的步骤 29-82
10 专家系统 29-83
10.1 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 29-83
10.2 专家知识及其特点 29-83
10.3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29-83
10.3.1 知识库 29-83
10.3.2 推理机 29-84
10.3.3 知识的获取程序 29-85
10.3.4 综合数据库 29-85
10.3.5 解释程序 29-85
10.3.6 人机接口软件 29-85
10.4 专家系统的开发 29-86
10.4.1 专家系统开发的条件 29-86
10.4.2 专家系统开发内容与步骤 29-86
10.4.3 专家系统开发的原则 29-86
10.5 专家系统的应用 29-86
第6章 旋转机械和典型零件的故障诊断方法
1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与旋转机械振动的关系 29-87
2 旋转机械典型故障的诊断方法 29-87
2.1 转子不平衡的振动特征及诊断 29-87
2.2 转子弯曲的振动特征与诊断 29-89
2.3 轴不对中故障的振动特征与诊断 29-90
2.4 转子支承松动的振动特征与诊断 29-92
2.5 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的振动特征与诊断 29-93
2.6 旋转失速和喘振的振动特征与诊断 29-95
2.7 转轴横向裂纹的振动特征与诊断 29-98
3 齿轮故障诊断 29-99
3.1 齿轮失效的常见形式及原因 29-99
3.2 齿轮振动的力学模型 29-101
3.3 齿轮的振动分析 29-101
3.3.1 齿轮正常振动的分析 29-101
3.3.2 齿轮故障振动的分析 29-102
3.4 齿轮箱振动分析 29-105
3.5 齿轮的振动诊断 29-106
3.5.1 齿轮的振动测量 29-106
3.5.2 简易诊断法 29-106
3.5.3 精密诊断法 29-108
4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29-110
4.1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 29-110
4.2 滚动轴承的振动分析 29-110
4.2.1 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 29-110
4.2.2 滚动轴承的振动特征 29-110
4.3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29-111
4.3.1 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 29-111
4.3.2 滚动轴承的其他诊断方法 29-117
第7章 机械故障诊断的其他方法
1 概述 29-119
2 油样分析技术 29-119
2.1 油样分析技术概述 29-119
2.2 油样光谱分析技术 29-119
2.2.1 光谱分析的物理原理 29-119
2.2.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29-120
2.2.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29-120
2.3 油样铁谱分析技术 29-120
2.3.1 分析式铁谱仪 29-121
2.3.2 直读式铁谱仪 29-123
2.3.3 旋转式铁谱仪 29-124
2.3.4 铁谱分析的程序 29-124
3 温度检测方法 29-126
3.1 接触式测温法 29-126
3.1.1 热电偶式传感器 29-126
3.1.2 热电阻式传感器 29-127
3.2 非接触式测温法(红外测温法) 29-127
3.2.1 红外的基本知识 29-127
3.2.2 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9-129
3.2.3 红外测温系统 29-129
4 无损检测法 29-133
4.1 磁粉探伤法 29-133
4.2 渗透探伤法 29-135
4.3 超声波探伤法 29-136
4.4 声发射技术 29-139
5 机械参数监测方法 29-142
5.1 机械结构参数监测法 29-142
5.2 力学性能参数监测法 29-142
参考文献 29-143
第30篇 激光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第1章 激光加工概论
1 激光器基础 30-3
1.1 激光特性 30-3
1.2 激光器基本构成 30-3
2 加工中常用的激光器 30-4
3 激光加工物理基础 30-5
3.1 材料对激光吸收的一般规律 30-5
3.2 金属的激光加热 30-6
3.3 激光辐射下金属的蒸发及小孔效应 30-6
第2章 激光打孔
1 激光打孔的特点与分类 30-7
2 激光打孔的原理及物理过程 30-7
3 激光打孔工艺参数 30-8
3.1 影响打孔质量的主要参数 30-8
3.2 激光打孔的辅助工艺 30-11
4 激光打孔的质量检验 30-11
第3章 激光切割
1 激光切割机理 30-13
1.1 激光切割原理 30-13
1.2 激光切割主要方式 30-13
2 激光切割质量 30-14
2.1 激光切割质量评价 30-14
2.2 切割质量实例 30-14
3 影响激光切割质量的因素 30-15
3.1 激光光源的影响 30-15
3.1.1 激光光束质量 30-15
3.1.2 激光工作模式和功率 30-16
3.2 辅助气体 30-17
3.3 喷嘴 30-19
3.4 焦点位置 30-19
3.5 切割速度 30-20
3.6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影响因素 30-22
4 常用工程材料的激光切割 30-23
4.1 金属材料的激光切割 30-23
4.1.1 碳钢 30-23
4.1.2 不锈钢 30-24
4.1.3 铝合金 30-24
4.1.4 钛及合金 30-25
4.1.5 铜合金与镍基合金 30-25
4.2 非金属材料的激光切割 30-26
第4章 激光焊接
1 激光焊接原理与分类 30-27
1.1 激光焊接特点与分类 30-27
1.2 激光焊接与传统焊接工艺的比较 30-27
2 激光热传导焊接 30-28
2.1 焊接接头设计 30-28
2.2 激光热传导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30-28
3 激光深熔焊接 30-30
3.1 激光深熔焊接的原理及特征 30-30
3.2 激光深熔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30-30
3.3 激光深熔焊接时常见的几种效应 30-32
4 激光焊接中常出现的问题 30-33
4.1 等离子体云 30-33
4.2 表面成形 30-33
4.3 气孔 30-33
4.4 裂纹 30-34
5 典型材料的激光焊接 30-34
5.1 材料激光焊接的焊接性 30-34
5.2 金属材料的激光焊接 30-34
5.2.1 铝及铝合金的激光焊接 30-34
5.2.2 钢的激光焊接 30-35
5.2.3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30-35
5.2.4 钛合金的激光焊接 30-36
5.2.5 耐热合金的激光焊接 30-36
5.2.6 镁合金的激光焊接 30-36
5.2.7 异种金属的激光焊接 30-37
第5章 激光淬火
1 激光淬火原理与特点 30-38
1.1 激光淬火机理 30-38
1.2 激光淬火的特点 30-38
1.3 激光淬火工艺适用范围 30-38
2 激光淬火质量 30-39
2.1 质量指标 30-39
2.2 激光淬火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 30-39
3 激光淬火工艺及参数 30-40
3.1 工件预处理 30-40
3.2 激光扫描基本工艺 30-41
3.2.1 激光束焦点与扫描表面的相对位置 30-41
3.2.2 激光扫描基本工艺 30-42
3.2.3 基本工艺参数 30-43
3.2.4 脉冲激光硬化工艺 30-46
3.3 原始组织对激光硬化组织性能的影响 30-47
3.4 含碳量及合金元素的影响 30-48
3.4.1 含碳量的影响 30-49
3.4.2 合金元素的影响 30-49
3.5 激光淬火后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30-50
3.6 激光淬火后材料残余应力及变形 30-51
3.6.1 残余应力 30-51
3.6.2 变形 30-52
3.7 应用实例 30-52
第6章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
1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的基础 30-54
1.1 激光熔池的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 30-54
1.2 激光熔池的对流及其影响 30-54
1.2.1 激光熔池的对流机制 30-54
1.2.2 熔池的对流模型 30-54
1.2.3 影响熔池对流特征的因素 30-56
2 激光熔覆 30-57
2.1 常用的激光熔覆材料 30-57
2.2 激光熔覆的工艺方法 30-57
2.2.1 熔覆材料的供给方式 30-58
2.2.2 基材表面预处理 30-58
2.2.3 预热与后热处理 30-58
2.3 激光工艺参数的影响 30-59
2.3.1 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形状特征的影响 30-59
2.3.2 激光工艺参数对稀释率的影响 30-59
3 激光合金化 30-62
3.1 激光合金化基础 30-62
3.2 激光合金化工艺 30-62
3.2.1 合金元素选择 30-62
3.2.2 激光合金成分设计 30-63
3.2.3 后续处理 30-63
3.3 常见的合金化 30-63
3.3.1 铁系激光合金化 30-63
3.3.2 有色金属激光表面合金化 30-66
3.3.3 气体激光合金化 30-66
4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的质量控制 30-67
4.1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的表面形貌及其控制 30-67
4.1.1 表面形貌类型及成因 30-67
4.1.2 表面形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30-67
4.2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的成分均匀性及其控制 30-68
4.3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层的应力状态、裂纹与变形 30-69
4.3.1 激光熔凝层的应力状态 30-69
4.3.2 激光熔凝层的裂纹 30-69
4.3.3 激光熔凝引起基材变形 30-69
4.4 激光熔覆与合金化层的气孔及其控制 30-69
第7章 激光冲击强化
1 概述 30-71
2 激光冲击过程机理 30-71
2.1 材料对激光的吸收 30-71
2.2 材料在激光冲击下的传热 30-71
2.3 金属在激光冲击下汽化 30-72
2.4 激光冲击产生冲击波 30-72
3 激光冲击的两种模型 30-73
4 涂层和约束涂层技术 30-74
4.1 能量吸收涂层 30-74
4.2 约束层 30-75
5 激光冲击设备 30-75
6 典型材料的激光冲击强化效果 30-76
第8章 激光在其他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1 激光板料成形 30-78
1.1 概述 30-78
1.2 激光热应力成形简介 30-78
1.3 激光热应力成形机理 30-79
1.4 激光热应力成形的影响因素 30-79
1.5 激光冲击成形简介 30-79
1.6 冲击成形的工艺过程 30-80
1.7 冲击成形的影响因素 30-80
2 激光毛化 30-80
2.1 毛化原理 30-80
2.2 激光毛化系统 30-81
2.3 毛化参数的影响 30-82
3 激光标记 30-82
3.1 概述 30-82
3.2 打标方式 30-83
3.3 激光打标的应用 30-83
4 激光表面非晶化 30-83
4.1 概述 30-83
4.2 激光脉冲沉积 30-84
4.3 激光化学气相沉积 30-84
4.4 激光熔覆与激光重熔 30-84
4.5 表面非晶化实例 30-85
5 激光清洗 30-85
5.1 概述 30-85
5.2 激光表面处理原理 30-85
5.3 激光清洗系统 30-87
5.4 激光清洗的应用 30-87
6 激光全息干涉无损检测技术 30-87
6.1 全息干涉无损检测原理 30-87
6.2 全息干涉无损检测的加载方法 30-88
6.3 应用实例 30-88
6.3.1 航空雷达罩胶接质量检测 30-88
6.3.2 复合材料检测 30-88
6.3.3 轮胎检测 30-89
第9章 激光加工的安全防护
1 激光辐射的危害 30-90
1.1 激光损伤组织的因素 30-90
1.2 激光对眼睛的危害 30-90
1.3 激光对皮肤的危害 30-90
2 使用激光时伴随的危害 30-91
3 激光安全防护标准 30-91
4 激光危害分类 30-93
4.1 决定激光危害分类的因素 30-93
4.2 可达发射极限和激光危害分类 30-93
5 激光危害的工程控制 30-94
5.1 激光加工系统危害的工程控制 30-94
5.1.1 一般要求 30-94
5.1.2 防护罩 30-95
5.1.3 安全联锁 30-95
5.1.4 遥控联锁连接器 30-95
5.1.5 钥匙开关 30-95
5.1.6 激光辐射发射警告 30-95
5.1.7 光路 30-95
5.1.8 镜反射 30-95
5.1.9 光束的终止 30-96
5.1.10 光学观察器 30-96
5.1.11 防止意外触发 30-96
5.1.12 应急断电开关 30-96
5.2 激光安全标志 30-96
5.2.1 激光辐射警告标志的图形和尺寸 30-96
5.2.2 标志的颜色和文字说明 30-97
5.2.3 设置与使用警告标志的要求 30-97
5.3 个人防护用品 30-97
5.3.1 激光防护眼镜 30-98
5.3.2 激光防护面罩 30-98
5.3.3 激光防护手套 30-98
5.3.4 激光防护服 30-98
参考文献 30-99
第31篇 电动机、电器与常用传感器
第1章 常用交直流电动机
1 概述 31-3
1.1 电动机的工作制、安装型式和外壳防护代号 31-3
1.2 常用电动机的特点及用途 31-6
1.3 常用电动机的选择 31-10
1.3.1 电动机计算选择的内容与步骤 31-10
1.3.2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31-10
1.3.3 电动机电压的选择 31-10
1.3.4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31-10
1.3.5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31-11
1.3.6 电动机选择举例 31-14
2 一般异步电动机 31-17
2.1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 31-17
2.2 Y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 31-27
2.3 Y2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 31-31
2.4 Y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 31-38
2.5 YR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 31-45
2.6 YR3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 31-48
2.7 YH系列高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31-51
2.8 YEJ系列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 31-523 变速和减速异步电动机 31-54
3.1 YD系列(IP44)变速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摘自JB/T7127—2010) 31-54
3.2 YCJ系列齿轮减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摘自JB/T6447—2010) 31-59
3.3 YCT、YCTD系列电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31-63
4 YZ、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31-66
4.1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31-66
4.2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31-69
5 YB3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31-70
6 YZO系列振动异步电动机 31-78
7 小功率电动机 31-81
8 Z4系列直流电动机 31-85
第2章 控制电动机
1 交流伺服电动机 31-97
1.1 ECMA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 31-97
1.2 MINAS A6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 31-111
2 百格拉三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31-129
第3章 电器与常用传感器 1 行程开关 31-133
1.1 LXP1(3SE3)系列行程开关 31-133
1.2 LX19系列行程开关 31-135
1.3 LXZ1系列精密组合行程开关 31-137
1.4 LXK3系列行程开关 31-138
1.5 LXW6系列微动开关 31-139
1.6 AZD1系列行程开关 31-144
1.7 AZ7系列小巧型行程开关 31-146
2 接近开关 31-150
2.1 E2E系列电感式圆柱形接近开关 31-150
2.2 PR系列圆柱形接近开关 31-159
3 光电传感器 31-163
3.1 BM系列光电传感器 31-163
3.2 BR系列光电传感器 31-166
4 光电编码器 31-169
4.1 A-ZVH-4系列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31-169
4.2 A-LEC系列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31-170
4.3 ZKT-58A系列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31-171
4.4 A-WXJ-1A系列绝对式光电编码器 31-172
4.5 RON系列增量式角度编码器 31-173
5 光栅尺 31-180
5.1 SGC系列封闭式光栅尺 31-180
5.2 LS400/LS100系列增量式直线光栅尺 31-180
6 激光三角反射式位移传感器 31-187
6.1 低能耗微型传感器 31-187
6.2 工业微型传感器 31-187
6.3 不锈钢外壳传感器 31-187
6.4 PSD高频响传感器 31-187
6.5 工业标准型传感器 31-191
6.6 高速高精度传感器 31-191
6.7 适用于光泽及结构复杂表面测量的传感器 31-195
6.8 远距离测量传感器 31-196
参考文献 31-198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图书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图书的感觉。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购物指南  其它说明

 我们的工作时间

 运输说明

 投诉建议

 配送问题

 图书销售和售后服务

 付款方式

 保密安全

 交易条款

 购物流程

 适用法律和版权声明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VIP特惠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积分奖励

 集团采购

 送货方式及费率

 加入收藏


合作伙伴
中国锻压协会  中国锻压网  金属成形展览会  会议中心  《锻造与冲压》杂志  《钣金与制作》杂志  专家中心  维德视频网  锻造网上展览会  冲压钣金网上展览会  钣金与制作网上展览会  
今日新增订单数:0 今日新加图书数:0 今日访问:803 访问总数:5815834
京ICP备10006204号 客户服务中心信箱:wanghuihui@chinaforge.org.cn    客户服务中心电话:010 53056669 QQ:542218237   
公司目前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102206   页面执行时间66.406 毫秒
Copyright © 锻压书城